首页 > 行业 > 产业动向 > 广东基药招标 本土“拼赢”外资

广东基药招标 本土“拼赢”外资

2014-01-24 10:41:00 来源:广州日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价格厮杀惨烈 多家上市公司有望获益

  本报讯   广东省今年首批基药招标于22日完成入市价确认工作,记者了解得知,此番招标与往年光景大不相同,外资药企大举撤退,本土药企则有望大幅胜出,填补外资药企让出来的市场空白。据了解,广东基药市场交易规模达到千亿元左右,不少上市公司包括天士力、以岭药业、白云山、信立泰等都或有机会赢得更大市场份额,但最终中标结果尚未公布。

  外资药企在基药招标价格

  等方面逐渐处于劣势

  广东省药交所公布,第一批基本药物入市价的确认时间调整为22日9时至16时,不确认或逾期未确认的,视为放弃参与本轮竞价。而据了解,此番各家企业价格厮杀十分惨烈,报价远低于市面最高零售价,由此可能导致很多外资巨头选择“挥别”广东基药市场。

  据了解,此番除了诺和诺德、礼来等个别外资药企业有产品入选外,罗氏、赛诺菲已基本完全放弃了角逐。“可能还是因为竞标价较低,不愿自降身价,导致一些外资药企主动放弃了参与这轮竞争。”一位行业观察人士告诉本报记者,外资巨头们腾出的基药市场空白,会迅速被国内药企分食,“外资药企当前处境尴尬,在中国的‘超国民待遇’越来越少,在基药招标价格等方面逐渐处于劣势。”

  此外,虽然不少独家基药品种也有一定幅度的降价“让步”,但议价能力还是高于非独家品种。1月10日,广东药交所公开的首批竞价基药入市价初稿版本,天士力和以岭药业的大部分独家产品处于降价状态,但是经过申诉后,21日公布的最终版本中,两家企业的独家产品价格全部与上轮广东基药招标价格持平。在带量采购的压价环境下,相对于化药普遍10%左右的降价,基药独家品种基本维持着5%左右的降价幅度。

  据该行业观察人士分析,就广东基药市场的千亿蛋糕而言,不少有拳头产品、有业绩支撑且能紧跟国家政策的医药上市公司,或有望从中获益,实现产品小幅调价之余的销售放量。




更多企业行业资讯请查阅中国日报企业新闻频道qiye.chinadaily.com.cn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6351199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关于我们      互联网举报中心     防范网络诈骗      联系我们
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      京公网安备110402440035号 京网文[2011]0283-097号     ICP:20100000002731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网络110报警网站

企业新闻[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 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联系电话:010-86351199  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contact@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