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 > 产业动向 > 近五成无菌药企或被迫停产

近五成无菌药企或被迫停产

2013-12-23 15:57:17 来源:羊城晚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新版GMP认证年底大限将近,羊城晚报记者昨日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上看到,截至12月11日,1319多家无菌制剂企业中,仍有逾半数企业未通过新GMP认证。这就意味着,可能将有近50%的无菌制剂企业明年被迫停产。

  根据国家药监局相关规定,现有血液制品、疫苗、注射剂等无菌药品的生产企业,应在2013年12月31日前达到新版药品GMP要求,在规定期限后仍未通过新版药品GMP要求的企业,产品将被迫停产。

  据了解,全国共有1319家无菌药品生产企业。昨日,记者粗略统计,截至2013年12月11日,通过新修订GMP认证的无菌药品生产企业为597家,占无菌药品生产企业总数的45.3%。

  2012年时,国家药监局曾组织了一次较大规模的药品生产企业的摸底调查,预计将有96家无菌药品生产企业弃改。而当时国家药监局安监司司长李国庆预计,在不同的剂型药企中,无菌药品企业退出市场的数量比例将最高。而如今看来,实际淘汰数量可能高达50%。从近4个月通过新版GMP认证的企业数量看,平均每月通过认证的企业数量为85家。假设12月再增加85家,那么到2014年1月1日止也只有682家,通过率也仅为51.7%。

  关注

  今后制药门槛会更高

  专门为药企提供GMP认证咨询的秦脉公司副总经理陈哲峰对羊城晚报记者表示,从率先通过新版GMP的企业调查来看,因为大幅增加了过程控制和检测,一个批次的生产周期也增加了20%-30%,综合制造成本增加了20%-30%。

  除了药品的生产成本增加外,今后制药门槛也会继续提高。

  “国家已明确要求对2007年前批准的仿制药,分期分批与被仿制药进行质量一致性评价。”陈哲峰表示,根据国外的经验,将有一大批药品面临着淘汰。如美国在1971年就启动生物等效性评价,历史10年,淘汰了6000种药。而如果仿制药研发要做到与原研药物基本一致,至少需要1000万的投入和不低于5年的时间,其成本远高于目前国内已上市的大部分仿制药。

标签: 药企 停产 GMP认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6351199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关于我们      互联网举报中心     防范网络诈骗      联系我们
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      京公网安备110402440035号 京网文[2011]0283-097号     ICP:20100000002731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网络110报警网站

企业新闻[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 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联系电话:010-86351199  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contact@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