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3年的最后一个月,工信部向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颁发了4G牌照。
有意思的是,中国电信、中国联通曾多次表示未来将把LTE FDD作为投资和发展的重点,而此次工信部向三家运营商均发放的是TD-LTE牌照。对此,工信部以“相关负责人解读”的口吻称,TD-LTE技术完善和产业发展的成熟程度已具备规模商用的条件。
“将根据企业申请,依据相关法定程序,批准相关企业开展LTE FDD网络技术试验,系统验证LTE FDD和TD-LTE混合组网的发展模式,并将在条件成熟后,发放LTE FDD牌照。”
如此一来,主打TD-LTE的中国移动就近水楼台先得月。
中国移动终于盼来4G
在3G时代,中国移动的表现实在不佳。
中国移动本身3G网络成为其一大“麻烦”。中国移动的3G通信技术是全球独此一家的TD-SCDMA网络。由于技术不成熟、缺乏主流通信芯片厂商支持,中国移动网络下3G手机在机型选择、价格和稳定性方面都不及竞争对手。
最具体的细节是,中国联通的WCDMA的最高下载速度可达21兆/秒,而中国电信的CDMA2000普遍达到3.1兆/秒,个别能达到9.3兆/秒,但中国移动的TD-SCDMA只能达到2.8兆/秒。
宏观方面,企业更是迎来了2G称王称霸以后的最深低谷期。
2012年,中国移动的主营业务的利润近10年来第一次下滑,另外一个消息则更窘迫,在今年第三季度的财报中,出现了算其前身公司上市16年以来的首次净利润下滑。同期,它的两个对手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保持着增长,后者同比增长甚至超过50%。
毋庸置疑,不管是设备、技术还是终端,中国移动都失去了优势,假如要和对手一样拼覆盖和网络速度,则要付出更大的代价。于是,中国移动早就迫切盼望4G的来临。
今年早些时候,中国移动董事长奚国华曾在营收会议上表示,公司计划在2013年投资417亿元人民币,在全国范围建设20万个采用TD-LTE技术的4G网络基站。相比之下,中国移动从2008年开始试点推广的3G网络技术至今仅有30余万个基站。
第三季度财报中,中国移动称,“4G牌照发放工作的加快,一方面为中国移动转方式、调结构提供了有利条件,一方面也使公司资源配置压力进一步加大。未来,中国移动还是坚持既有战略,强化存量经营、流量经营以及集客经营。”
而眼下,工信部先行发放TD-LTE牌照,让已经在TD-LTE网络建设上抢跑多时的中国移动终于可以大喘一口气,进而大张旗鼓地进入业务运营阶段。
近日,中国移动更是签下首个明年4G采购大单,在广州与OPPO、VIVO、金立、迪信通、苏宁、国美、联想、小米、京东、天猫商城等10家终端销售渠道签署了渠道战略合作意向书,但未公布采购量。
中国移动相关人士兴奋地表示, 随着TD终端产品日益丰富,产品竞争力的日益增强,越来越多的渠道合作伙伴加入到TD终端销售的队伍中。联想、小米、天猫商城等在终端销售业具有较大份额和影响力的渠道,此次也将和中国移动签署渠道战略合作意向书,共同携手致力于中国移动3G、4G终端的销售和推广。
在4G牌照发放初期,中国移动出尽了风头。
电信和联通纠结“接招”
与中国移动积极抢滩4G业务相比,电信和联通的反应则显勉强,自己中意的4G牌照尚未到手,网络建设还八字没一撇,更谈不上业务运营。
当然,硬着头皮也得宣传。
据了解,目前中国电信开始在40城市开启4G规模网络实验,“天翼4G”的宣传海报和横幅也陆续登陆各地主要广告牌。在不曾推出任何4G终端的情况下,电信抢在中国移动正式商用4G之前,掀起营销风暴。
相比之下,联通的反应则尤为“淡定”,其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现有3G网络的升级,并有望将速率提升至44Mbps。有趣的是,在建设之余,联通也不忘“王婆卖瓜”,声称在国外“这就是4G”。
此外,12月12日,联通总经理陆益民在“2013年央视财经论坛”上与小米CEO雷军、格力董事长董明珠等一起获评为2013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陆益民在这个场合提出一个观点:“4G不是革命”。其中的种种耐人寻味。
陆益民初步阐释了中国联通4G有关战略。他透露,联通将在数据热点区域,快速建设TD-LTE基站。面向4G时代,中国联通确立了“移动宽带领先”战略。他表示,未来联通“3G+4G”的网络将成为中国覆盖最好、用户体验最好的移动宽带网络。
事实上,对于中国联通来说,其在3G时代借助更具国际化优势的WCDMA标准打了一场翻身仗,从原来中国移动的2G用户群中成功分流到不少中高端用户,率先与苹果iPhone的合作也为其3G业务品牌增添不少亮色。
尽管WCDMA从技术上可以平滑升级到LTE FDD,但4G建设同样意味着不菲的资金投入。因此,联通希望通过各种手段来尽量延长其3G红利,包括在4G发牌前将其3G网络的速率不断升级至最高42Mbps,并暗示在欧洲这一速率的网络已经等同于4G。
即使获得了基于TD-LTE的4G牌照,陆益民强调,将在数据热点区域快速建设TD-LTE基站,但重点还是发展FDD。
中国商报记者发现,在品牌宣传方面,三大运营商采取的策略也颇有意思。中国移动推出全新4G品牌“和”,而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均选择继续沿用3G的品牌,分别是“天翼”和“沃”。
基于此,资深电信分析师曾韬判断,在4G时代,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不占优势,利用在3G时代已有的品牌知名度,让用户的品牌认知有延续性和亲近感是明智的;中国移动推出全新品牌,是为了改变其在3G时代的弱势形象。
据了解,中国联通的4G网络建设还处在初级阶段,在4G网络建设方面明显落后于两大竞争对手。今年10月,中国联通才开始向各家设备厂商发出4G网络设备招标计划。在获得TD牌照之后的12月10日,中国联通才公布《2013年中国联通TD-LTE无线主设备采购资格预审公告》以及 《2013年中国联通FDD-LTE实验网无线主设备采购资格预审公告》。
毫无争议的是,中国联通的大部分精力放在升级现有3G网络上。据了解,从2009年10月1日,中 国 联 通3G正 式 商 用 提 供4.2Mbps(兆位/秒)网络下载开始,每年都在升级。2010年升级到14.4Mbps,2012年则全网升级到21Mbps,今年年底在全国主要城市和大部分地区会进一步升级到42Mbps。中国联通多次强调,这个速率在很多国家已经被认可为4G网络。
不过,对于未来的4G资费,陆益民还是给了消费者一颗定心丸。他强调,“联通一定让大家用得起、用得好,4G不会是大家用不起的奢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