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 > 产业动向 > 人民币成第二大贸易融资货币

人民币成第二大贸易融资货币

2013-12-18 15:03:55 来源:经济参考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人民币成第二大贸易融资货币

  IFC贸易融资项目首涉人民币结算

  IFC(国际金融公司)全球贸易融资项目首次涉足人民币结算。世界银行集团成员机构IFC17日与渣打银行签署了一项协议,旨在增加中国各家银行与参与对华贸易的新兴市场企业可用人民币结算的贸易融资额。据悉,这项为期三年的计划预计有望资助超过360亿元(约为60亿美元)的人民币贸易结算,而这也是IFC首次涉足人民币结算的跨境贸易融资。

  据悉,这一项目金额高达30亿元人民币(约为5亿美元)。其中渣打银行投入达2.5亿美元,IFC投入1亿美元。另外项目还从韩国开发银行(KDB)和瑞士再保险企业业务部的子公司Swiss ReInternational SE分别募集1亿美元和5000万美元。

  IFC表示,资助以人民币结算的交易可以减少外汇风险并降低因美元和人民币汇率波动而增加的交易成本。该项目预计还能刺激人民币贸易融资的增长,特别是通过提升那些目前规模较小、服务水平较低的银行的能力。

  在过去三年中,人民币贸易融资已显著加快。根据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12月最新公布的数据,截至10月,人民币在全球贸易融资(信用证及付款)的市场份额已达到8.66%,超越欧元的6.64%,成为第二大贸易融资货币。

  SWIF T亚太区支付及交易市场主管Frank de Praedere表示,人民币是全球贸易融资的领先货币,在亚洲市场上表现更为突出。中国进出口商与其交易对手现在采用人民币开立信用证,反映了这一趋势。渣打集团行政总裁冼博德17日表示,“预计到2020年,中国28%的国际贸易将以人民币结算。人民币将迎来金融体系的重大变化,相信这个协议将对以人民币结算的贸易发挥关键作用。”

  在贸易领域,人民币的使用已经非常广泛,而且有望继续增长。伦敦市长首席经济顾问李籁思指出,越来越多的公司使用人民币进行贸易,促进了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发展,相应的人民币投资产品发行越来越多,也就有更多的投资机构将其作为资产配制的一种组合。

标签: 人民币 融资 贸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6351199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关于我们      互联网举报中心     防范网络诈骗      联系我们
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      京公网安备110402440035号 京网文[2011]0283-097号     ICP:20100000002731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网络110报警网站

企业新闻[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 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联系电话:010-86351199  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contact@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