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盒鲜奶3个月涨价一成多
新华社发文称中国牛奶是“天生贵族” 揭秘奶价虚高内幕:我国乳业至少有三成以上降价空间
今年4月以来,国内乳企连续3次提价,奶价迅速飙升。袋装奶从1元涨到1.4元,用了足足3年时间;而从1.4元涨到1.8元,仅仅用了3个月。
而在南京市场上,980ml的盒装奶已从9月份的12元左右,涨到了14元以上,市民叹息“都快喝不起了”。
1杯奶到底需要多少钱?奶价飙升的背后有没有“虚高”的成分?近日,记者走访了牛奶主产区,被采访的企业和行内专家认为,如果剔除乳制品弹性较大的成本,我国乳业至少有三成以上的降价空间。
优质草料依赖进口
奶牛养殖集约化水平和效率低下
天生就比世界平均水平贵
自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后,我国奶牛养殖规模化程度逐年提升,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高投入低产出的弊端。一杯奶自“诞生”起,价格就要比世界平均水平高三成。
据统计,我国生鲜乳价格已经由2007年的2.25元/公斤快速上涨至今年的4.5元/公斤,高出世界平均水平三分之一左右,奶价之高排世界第四位。原料奶价格高居不下是乳制品行业整体价格偏高、企业利润偏低的主要原因。
原料奶价格为何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养殖成本太高。由于我国本土牧草质量低下,导致优质牧草大量依赖进口,成本骤然增大。比如,伊利、飞鹤等大型乳企所用的苜蓿进口比例高达90%。
乳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是牧场化,建设牧场需要大面积的种植用地,每饲养一头奶牛,需要配备3至5亩地种植青储等,才能基本实现草料自足。而实际情况是,多数新建的牧场都没有配备用地,青储、苜蓿、羊草等草料主要依靠购买或租用农民土地种植。
奶牛养殖集约化水平和效率低下,也抬高了成本。广东省奶业协会副会长王丁棉介绍,目前我国奶牛存栏1000头的牧场,大多数配置员工30至50人,人均养殖20到30头牛,而国外人均养殖水平都超过100头。
据部分专家估算,如果能解决饲草、用地、人工三个问题,我国原料奶价格至少能下降10%。
一杯奶从牧场到出厂
要经过899项检测
检测成本4年涨4倍
原料奶价格虽然偏高,但还占不到成品牛奶价格的一半,加工流通环节的成本还要高。受访乳企普遍反映,过多过频的检测是中间环节成本快速上涨的主要原因。
据统计,2007年,1公斤原料奶约2.2元,而市场上1公斤装牛奶实际售价约6元,中间相差3.8元。今年1公斤原料奶4.5元,而市场上1公斤装牛奶售价普遍在10元左右,中间相差5.5元。可以看出,从2007年至今,加工销售1公斤牛奶的成本涨幅近44%。
以伊利集团为例,2012年一杯奶从生鲜乳到成品出厂,需要完成的检验检测指标累计达899项。飞鹤乳业甘南工厂每天12个批次产品的检测费用在6万元左右,仅这一个工厂一年的检测费用就要2000多万元。
高强度检测还间接增加了许多成本。比如,为了通过国家新一轮QS认证,企业不得不购买动辄几百万元的检测设备。
部分企业表示,检测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已经由过去的1%左右提升至近10%。2012年单吨牛奶检测费用已是2008年时的4到5倍,而我国乳企的检测费已是乳业发达国家的10倍左右。
在检测频次方面,我国已远远超过国外。在国外,一些指标半年或者一季度检测一次,有的为了预警,才增强至一个月检一次。但在中国,目前几百个指标每批次都要检测。在检测项目方面,原奶检测中重金属、黄曲霉M1、农药残留、三聚氰胺等指标因为检验时间较长,企业为保障牛奶新鲜度,采用先生产、再检验的方法,而这样的“事后控制”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与生产实际不符。
“进店费”乱象愈演愈烈
连超市人员的服装费都要供货商买单
流通成本占比上升到50%
从奶成品出了厂,通过流通环节再到消费者手里,加价幅度更大。批发价130元,进了超市就卖218元,提价幅度67.7%,这是某款国产奶粉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实际销售情况。
乳企普遍反映,“进店费”乱象已愈演愈烈。这主要是因为近年来全国各地许多超市、大卖场凭借自己掌握销售终端的优势地位,向供货商们收取各种高额附加费用。
这些费用包括节庆费、店庆费、修缮费、广告费、进货返利、新店开业赞助费、配送费、合同续签费等十几种,甚至超市工作人员的胸牌费、服装费也要供货商买单。
一款奶粉的供货商赵先生跟记者算了一笔账,如果要进入当地的家乐福超市,首先需要向每家店缴纳条码费1750元,每年6个节日的节庆费约2万元,货架陈列费每年2000元/组,堆头费、展销费每年3000元。第二年除了要继续缴纳此前的费用外,还要交每店5000元的合同续签费。算下来,这款奶粉每年想要摆上家乐福在哈尔滨7家门店的货架,先得缴纳附加费用近20万元,占到利润的10%。
此外,超市促销员每销售1罐奶粉,赵先生就得给他7%的提成,再给超市返点26.4%。赵先生说,全部算下来,在家乐福每销售1罐奶粉,就要上缴4成多利润。
黑龙江某品牌乳业公司说,受不断增加的“进店费”影响,公司产品的流通环节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已经上升到40%至50%。
消费者
有人感慨快喝不起牛奶了,有人改成网上买
昨天傍晚,现代快报记者来到南京新街口附近某大型连锁超市。“牛奶现在涨得很厉害。”市民孔先生说,他一般每两三天买一次牛奶,每次买3盒980毫升的牛奶。从五六年前的9元多一盒,到如今的14.5元一盒,孔先生感慨,“快喝不起牛奶了”。
“确实涨价,涨得还挺多的。”55岁的市民李女士说,“感觉原来一袋牛奶2元出头,现在都要2.6、2.7元。”
李女士说,“后来有次女儿从网上买来牛奶,各种促销活动算下来,1L才9元左右,比超市便宜不少呢。”这次无意中发现后,她就让女儿从网上买牛奶了,“反正货到付款,也不担心年纪大了拿不动。”
数据
980ml鲜奶比3个月前涨价一两成
在南京市物价局官方微博“南京价格监测”12月3日公布的鲜奶价格中,在监控的10个大型超市里,卫岗980ml的鲜奶,最贵的是12.5元,最便宜的是11.1元,也就是说平均1L牛奶差不多12元。
而根据最近的一份《2013年12月13日南京市主副食品及日用消费品价格信息公示表》显示,光明980ml鲜奶,在大部分超市的价格都超过14元,最贵的达到14.8元。
而9月13日,也就是3个月前的价格公示中,这一品牌、规格的牛奶,以12元到13元居多。也就是说,3个月时间这款牛奶的价格上涨了一成多。
一个月后,10月25日,江苏省物价局监测的数据显示,袋装鲜牛奶每500克平均零售价格,比9月同期上涨了0.95%。
再看去年12月的价格,980ml鲜奶基本在10元上下,最贵的为11.5元。
其他品牌的牛奶也是同样,每年平均都上涨一到两元。
南京市物价部门的工作人员表示,从2007年开始,包括生鲜奶、酸奶、奶粉在内的所有奶制品价格,都没有回调过。且近几年来,每年到了四季度,奶价都会上涨,具体来说,11月份前后,奶价会上涨得明显一点。
12月16日,新街口一超市几款牛奶的价格
盒装奶
纽麦福全脂纯牛奶(新西兰进口) 12.8元/L
卫岗淳高品巴氏奶 16.9元(950ml)
光明纯鲜牛奶 14.2元(980ml)
光明优倍鲜牛奶 18.9元(960ml)
袋装奶
光明优+纯牛奶 3.7元(231ml)
卫岗利乐枕纯牛奶 2.6元(220ml)
9月13日,超市里几款牛奶的价格
商品 规格 最高价(元) 最低价(元)
光明UHT浓牛奶(利乐包) 1L 9.5 8.8
光明鲜奶 980ml 13.2 9.6
卫岗鲜奶 980ml 10 11.9
卫岗纯牛奶(利乐枕) 250g(243ml) 2.2 1.9
蒙牛鲜奶(利乐枕) 240ml 2.2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