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认证中心(简称CFCA)发布了《2013中国电子银行调查报告》,报告显示,中国电子银行业务连续四年呈增长趋势。此外,本次报告还新增了互联网金融研究。
2014年个人网银用户比例将达到34%左右
个人网上银行的用户普及率明显高于其他电子银行渠道2013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城镇人口中,个人网银用户比例为32.4%,手机银行用户比例为11.8%,电话银行用户比例为12.4%,短信银行用户比例为8.8%。
2013年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城镇用户的个人网银比例为32.4%,连续3年呈增长趋势。 预测2014年个人网银用户比例将达到34%左右。不同级别城市相比,一级城市网银新开户用户比例略低。不同区域对比发现,华中区域的网银新开户用户比例最高,东北最低。
理财产品买卖渠道:银行柜台占比最高
投资理财中,理财产品买卖渠道银行柜台占比60%、网银占比57%、手机占比5%; 基金买卖渠道网银占比54%、银行柜台占比45%、证券交易账户18%、基金公司网站11%。
此外,账户余额及明细查询中,网银占比62%、自动取款机占比54%、银行柜台占比27%。转账汇款中,网银占比61%、自动取款机占比43%、银行柜台占比33%。缴费业务中,网银占比58%、第三方支付占比43%、银行柜台占比19%。信用卡还款中,网银占比45%、自动取款机占比31%、银行柜台占比30%、第三方支付占比26%。
13%的P2P网贷投资者有项目未能收回本金
本次报告新增了互联网金融研究。在“P2P网络贷款”方面,近半数网民没有听说过“P2P网络贷款”,有13%的网民曾经登录过P2P网络贷款网站,仅有2%的网民成功竞标。
针对P2P网络贷款风险收益的分析表明,即使采用分散投资规避风险,P2P宣传的高收益也并不是那么诱人。调查显示,13%的P2P网络贷款投资者表示有项目未能收回本金,22%的P2P网络贷款投资者的项目未达到预期收益。调查发现,不愿意在P2P网络贷款网站投标的网民中,有41%愿意在银行P2P网络贷款项目上投标,但他们大多数只在银行担保的前提下才会投标。
银行购物网站认知度低
关于银行电商方面,银行购物网站认知度低,明显低于淘宝、天猫和京东。最近3个月在银行网上商城购物过的用户中,32%为习惯性购买用户,60%为偶然性购买用户。
银行购物网站吸引用户购物的最主要原因是信用卡可以分期付款。手机数码产品是网民在银行购物网站购买最多的产品。网民在银行购物网站购物使用信用卡支付比例为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