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 > 产业动向 > 信托通道业务五年内恐消亡

信托通道业务五年内恐消亡

2013-11-29 09:21:09 来源:经济参考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平安信托和麦肯锡咨询公司近日联合发布2013年中国信托业发展研究报告指出,在五年的迅猛发展后,信托行业现有的业务模式不可持续,其中88%的收入来源面临不确定性。如果中国持续放松非信托金融机构对于信托业务的介入,目前贡献了全行业39%营收的通道业务将在五年内走向消亡。

  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1月,首批11家试点银行已经成功发行100亿元银行资产管理计划。虽然此次试点规模较小,对信托通道业务影响有限,但是此类业务的全面推广只是时间问题。信托业务去通道化将成为必然趋势,而这将使当前全行业收入的39%逐步消失。

  与此同时,私募投行是一个高波动性的业务,若作为信托公司的单一主业,将面临很大的挑战。目前市场上,与银行贷款和发行债券等传统融资途径相比,信托贷款的承销门槛较低。再加上信托贷款主要集中在房地产及地方融资平台等高风险领域,若出现经济下行周期,这类贡献了信托业收入49%的投行业务将有可能受到极大冲击。

  对此,一不愿具名的信托资深人士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短期内,券商资管计划和基金子公司的发展将持续压缩信托公司在通道业务上的市场份额和费率。中长期来看,银行将可以直接运用信托的法律形式设计理财产品,从而绕过所有通道,导致银信合作的通道业务完全消失。

  该报告还指出,在传统资产管理领域,已经有众多规模大、成熟度高的基金和证券公司在展开激烈竞争。而信托公司对于开展资本市场的相关业务涉足尚浅、经验不足。反观另类资产管理和私人财富管理领域,整个中国市场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预计将会在未来十年中高速发展。目前这两个领域中的从业者规模较小,分散度高,为信托公司提供了发展空间。

  报告进一步分析称,尽管未来在另类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领域会有诸多竞争对手,信托公司具备其独特的竞争优势,有能力为投资者提供差异化的价值主张。另类资产管理和个人财富管理在信托公司收入中的占比还很小(分别约为3%和9%),上升的空间还很大。

  不过,对于未来信托业从传统重投行业务和通道业务,转型为另类资产和私人财富管理业务,报告直言,信托公司的转型除了内生式的变革之外,也需要有一个市场化的、开放式的政策环境。

  麦肯锡全球董事徐军表示,信托行业面临转型危机,在明确转型方向的基础上,还要尽快建立一系列转型经营能力与平台,并配以监管环境和行业形态方面提供的优越外部土壤,信托业可以期待行业发展的黄金十年。

标签: 信托通道 业务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6351199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关于我们      互联网举报中心     防范网络诈骗      联系我们
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      京公网安备110402440035号 京网文[2011]0283-097号     ICP:20100000002731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网络110报警网站

企业新闻[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 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联系电话:010-86351199  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contact@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