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 > 产业动向 > 运营商与热门应用联手抢客

运营商与热门应用联手抢客

2013-10-30 09:48:23 来源:广州日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受OTT企业冲击 运营商与热门应用开始联手抢客

  “蚂蚁拱大象”态势进一步升级,两大社交工具易信和来往将宣布以“流量免费”举措来抢微信用户,此消息已得到阿里巴巴和易信方面的证实。分析认为,未来社交工具与运营商的合作将是一种趋势。

  昨日有传闻称,阿里巴巴已和运营商谈妥,将在近日率先推出流量免费计划,阿里巴巴向用户赠送流量,用户使用淘宝客户端购物和使用“来往”聊天将不再产生任何流量费用。阿里巴巴昨日对本报记者证实:确实跟运营商在谈此类合作,相关细节很快揭晓。

  易信方面也对本报记者透露:“除了电信,所有移动、联通手机用户使用易信所产生的流量资费,也将由电信买单,预计年底前推出”。

  现状:

  三大IM向“流量免费”迈进

  这意味着,继微信(沃卡)推出流量优惠之后,竞争对手易信、来往祭出更为彻底的“流量免费”武器,以争夺这个炙手可热的市场。 今年7月,广东联通又联合腾讯公司推出了流量免费的微信沃卡,开创了运营商与OTT企业合作的先例,吸引了大量用户购买使用。

  此前,中国电信和网易合资推出的“易信”在上线之初,只对电信用户一直有不同程度的流量优惠,如注册送300M流量,每月再返流量等。而记者了解到,关于电信用户流量全部免费的计划也一直在推进中,中国电信牵头和移动、联通进行沟通,所有移动、联通手机用户使用易信所产生的流量资费,全部由电信买单。易信方面昨日证实了此事,并表示“下月中旬左右推出”。

  由于受到价格限制,不少用户在使用网络数据的时候非常“节俭”。工信部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1~8月,手机用户月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仅为128.3M,但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40.7%。特别是4G网络即将启动,不少用户对流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既要快又要多,资费还要合理。

  背后:

  运营商不只靠卖流量赚钱

  从运营商角度看,此前高居不下的流量价格在迅速降低。去年广东联通推出了针对2G用户的一种“随意玩”套餐,只需要5元就可以使用1G GPRS流量,10元则可以使用高达5G的 GPRS流量。该套餐出来后在广东以外来务工人员、学生为主的人群中迅速普及。

  广东电信今年较早进行类似操作,目前广东电信已经与一些热门互联网应用商联合一些流量专属包,比如QQ音乐(9元3G)、 翼tv和微博(5元1G)、微信(5元1G)、爱音乐(3元500M)等。就在前日,广东联通也宣布,15元包搜狐视频、凤凰视频两大视频App的6G流量,10元包红围脖、沃音乐和凤凰视频三大App的6G流量。

  运营商为何纷纷打起“流量免费牌”? 一位运营商内部人士说,如果只是一味增加流量,运营商只会沦为OTT的流量管道,而将各种内容提供商整合到自己的领域下,再提供相对优惠的资费和较大的流量包,这样才既有利于消费者,又可以从中分成,保证产业持续发展的。

  预测:

  合作是趋势 流量变廉价

  IT独立评论人洪波认为,合作将是一个必然趋势。一方面在于,运营商想阻止微信等OTT业务已是不可能,如今,腾讯等公司完全可以越过运营商,直接向用户提供服务和收取费用,不合作的话,运营商只会边缘化。另一方面,从国外看,微信等热门应用已成为运营商争夺新用户的手段。

  他认为,这也是一个三方受益的模式。微信等热门应用能帮助运营商带来大量新用户,而如果能获得相对廉价或免费的流量套餐,用户能消除对流量费的担心。腾讯等OTT企业也是受益者,更多人会使用其服务,而且黏性很强,腾讯可以靠增值服务赚钱。

  趋势:

  大流量包和多人共享将是趋势

  用户使用手机流量上网将会出现三大趋势。

  1、大包:大流量包已经变成现实,动辄几个G或者几十G的容量都会不成问题,单位流量的价格大幅度降低,运营商们会通过大流量包给用户。

  2、共享:流量的单设备使用或单用户使用将变成历史,用户的多个终端与多用户的各终端会组合起来共享流量,运营商也会和国外运营商一样强制推行共享流量包,如此不仅方便用户,也给运营商的融合竞争创造了新思路。

  3、定向:因为流量基础设施的完善和系统支撑能力的增强,特别是用户使用的多样性和应用的丰富化,运营商一定会真正地开始实现智能管道的理想,根据不同应用,运营商也会对用户的流量进行细分化的精确计算。 (记者薛松)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6351199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关于我们      互联网举报中心     防范网络诈骗      联系我们
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      京公网安备110402440035号 京网文[2011]0283-097号     ICP:20100000002731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网络110报警网站

企业新闻[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 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联系电话:010-86351199  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contact@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