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主妇”:从治理环境到治理社区
“你看,你这个铁门装在楼道里这么多年了,万一发生火灾,一时半会儿钥匙找不到,多危险啊!”在徐汇区梅陇三村,一名家庭主妇热心劝说邻居把他家占着公共楼道的铁门拆了。最近在徐汇区整治楼道过程中,这群顶着“绿主妇”名号的志愿者主动出击,已经拆了六七十道铁门。
“绿主妇”是一群关心环保、热心公益的阿姨妈妈,而今对社区公共事务,她们也表现出很大热情。“绿主妇”带头人、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尚艳华说,有了“绿主妇”们,小区治理有了底气。
在“议事”中学习自治
每月12日,18名志愿者骨干组成的“绿主妇议事会”准时开启。居民周宝娣主持会议,有模有样。她是现任议事会会长。“小区有啥急事,居民有啥困难,都来这里讲讲”。
“保洁工反映,宠物跑到绿化地里大小便,清扫起来很烦。”王阿姨提的议题引起大家一阵议论。这个规模2300多户的老小区里,养了200多条狗。“绿主妇”们也一直在想办法,比如编写文明养宠公约,倡导养宠居民签字遵守,但效果不够明显。
怎样才能让居民们都文明养宠呢?议事会商量之后建议把小区里的绿化围栏适当加高,让狗等宠物无法进去随地大小便。说干就干,她们将议事会讨论出的办法,包括栏杆加高多少、用什么颜色,设计成什么样子,写成一个简单的方案报给居委会。居委会再与物业、业委会沟通。不久,居民们发现,小区绿地围起了一道道绿白相间的围栏,既美观大方,又阻挡了宠物入内。
另一项在议事会形成的“决议”也在执行中。议事会提出对居民进行养宠培训,让大家能既养好宠物又保持环境整洁。由10来名宠物主人组建的“宠物沙龙”开展活动,不仅教居民如何文明养宠,更教如何健康养宠。沙龙中,由“绿主妇”骨干当召集人,帮助开展活动。目前她们仍在不断组建小组,争取今年能组建十五六个沙龙小组。
经过这几年成长,“绿主妇”有了完整的议事会规则和议事会运作办法。“刚开始,大家都不太懂怎么议事,后来慢慢摸索出了条理。”尚艳华说,小区工作就是这么琐碎,但件件与居民的生活密切相关。“议事”是极好的锻炼,让居民们学会对公共事务“发声”。
过去居委对小区事务大包大揽,但往往“想管管不了,不管又不行”。现在“绿主妇”议事会成了居委会的左膀右臂,先后解决了小区居民乱晾晒、停车难等老大难问题。主妇们参与征求居民意见,提出优化方案。“拓宽道路,势必影响到一部分绿化,一些居民就有意见,反对拓路。我们就要协商出一个办法,既满足拓路要求,又尽量不损失绿化。后来,议事会讨论出了在小区建设垂直绿化的方案,与居委会沟通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绿主妇”朱玉芳说。
环保“老本行”不会丢
这样一个喜欢“揽事”的自治组织,其实发轫于一项环保行动。“10名主妇,一堂‘环保达人’的生态环保培训课,有了‘绿主妇’的雏形。”尚艳华说,起先就觉得小区开展活动人气不足,想要找点活动提升一下人气,没想到一发不可收。
她们找准“低碳环保”作为切入点。2011年底,“绿主妇”与“北京地球村”开展垃圾减量回收合作。每到“垃圾减量回收日”,“绿主妇”便利用智能终端“零废弃回收卡”,对每户家庭的回收量进行记录、跟踪和管理。大家分工到位,接待、过秤、分类回笼、积分录入。从开始每月回收不足50斤,到现在每月可回收几百斤“可回收再利用垃圾”,就连附近小区居民都成为“绿主妇”一员。
尚艳华说,“绿主妇”是居民与社区环境友好相处、提高自身生活质量的一系列项目与行动。梅陇三村动迁户多、先天条件不足、老龄化程度高,但谁不想让自己的家园更清洁美丽,谁不想生活在舒适宜人的环境里?居民区党组织、居委会将一些社会公益环保组织引入社区,在他们的专业指导下,环保融入了居民们心里。
从垃圾回收到利乐包创意制作,从“一平米菜园”、“芽菜种植”到社区学校绿色课堂,“绿主妇”开展了一系列环保公益项目,让居民们切实感受到小区环境的变化。“以前我们这里被叫作垃圾三村,现在是花园三村。”居民自豪地说。
除了环境的明显变化,居民们的心态也变好了。开展“家庭一平米菜园”,有些原本婆媳关系不太和睦的家庭,通过一起切磋种菜,打开了多年的心结。一名老太太为照顾患有老年痴呆的老伴,常年呆在家里。尚艳华劝她多出门、换换心情。老太太参加“绿主妇”活动后,心情畅快多了。现在,小区里不仅有“绿主妇”,很多男性居民也当起了“绿主夫”。
今年,北京万通基金会为“绿主妇”带来了厨余垃圾处理的合作项目以及20万元活动资金。首批试点30余户居民,在家处理厨余垃圾,通过混合菌种发酵出来的水可用来清洁、可以当肥料。说起环保项目,尚艳华眉飞色舞:“我们每个新项目都培育一个新团队,从而培养更多骨干,吸引更多居民加入,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今年“绿主妇”团队还获评中宣部全国十大最美人物之“节约之星”荣誉称号。
“绿主妇”经验走向全国
今年,“绿主妇”们去了位于安徽省的一座希望小学,为那里的孩子送去一批毛衣。这些毛衣都是“绿主妇”编织社的志愿者和热心居民们手织的。
梅陇三村原来有一个编织聊吧,经常为社区里的老人织帽子围巾。后来被“绿主妇”收编后,又与一些公益组织合作,为外地希望小学的孩子们编织毛衣。志愿者们所使用的毛线,来自废旧衣物回收。“现在很多上海居民会把家里不再穿的毛衣放进‘大熊猫’,这些毛衣经由公益企业清洗、高温消毒后送到这里,我们就可以编织成各种新毛衣了。”一名编织社阿姨说。
一次,有个地区需要编织社一星期内织出350多顶帽子。为了满足孩子们需要,编织社阿姨加班加点,好几天都弄到了晚上11点多。即便现在是夏天,编织社的阿姨们每天干完家务后就开始编织,因为她们担心西部有些地方很快要冷下来了,那里的孩子更需要毛衣。为了把毛衣织得更漂亮,她们还买了很多参考书,一看到有好的式样就马上记下来。
社区里也有许多居民默默支持“绿主妇”们编织爱心毛衣。一名高龄老人告诉尚艳华,自己年纪大了,毛衣是织不动了,但以后家里只要有不穿的毛衣,一定都喂给“大熊猫”。
人改变环境,环境也改变了人。凌云街道党工委副书记高路说,“绿主妇”们对环境的友善,演变出对他人的友善。主妇们主动提出以“邻家阿姨”的身份参与边缘人群的帮扶,同时也把自己做环保公益的快乐与其他小区居民分享。
事实上,“绿主妇”经验早已走出梅陇三村和凌云街道,正迅速向徐汇、上海乃至外省市传播与辐射。嘉定、闸北等多个小区,找到“绿主妇”取经,更新版的“绿伙伴”等活动四处结出成果。
- 标签:
相关新闻
-
2014 19:56
中国环境十大问题是指大气污染问题、 水环境污染问题、 垃圾处理问题、 土地荒漠化和沙灾问题、 水土流失问题、 旱灾和水灾问题、 生物多样性破坏问...
-
2014 19:56
继北京之后,天津市环保局于周末公布了颗粒物源解析结果,扬尘是其本地雾霾的最主要来源。按照环保部的统一部署,中国多座城市的大气污染颗粒物源...
-
2014 19:56
从2010年起,每年将近有35,000头大象被非洲偷猎者猎杀。那意味着这些引人注目和气势磅礴的动物每年被杀的数量要超过出生数量。在不到100年内,世界上最...
-
2014 19:56
眨一下眼睛,峡谷就将消失。通常,侵蚀花费数千年,但这条河谷形成50年后就可能消失,因为有一种被称为“流水冲刷侵蚀”新的快速过程。...
-
2014 19:56
河北建投沙河电厂把生态环境视作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生命线,工程建设和机组生产运营期间,该厂始终遵循绿色、环保、节能的目标,将绿色环保元素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