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企业库 > 名企风采 > 嘀嘀打车怎么用和怎么付款?--滴滴打车微信支付图文教程

嘀嘀打车怎么用和怎么付款?--滴滴打车微信支付图文教程

2014-03-07 00:26:46 来源: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中国日报企业新闻现如今你是否经常在搭乘出租车,会听到出租车头传来各种男女声音在报他(她)的位置需要到哪个位置!是的,这个是打车的一种兴起的新变革!如果遇到热情的的士师傅他会为你说滴滴打车的两个好处
1.省钱,接近省一半。 2.不怕一直打不到车,再偏的位置也不用担心。
    那嘀嘀打车怎么用?嘀嘀打车怎么付款?嘀嘀打车将带来什么样的变革?
    App“嘀嘀打车”改变了出租司机的等客方式,它可以让司机师傅用手机等待乘客“送上门来”。这款App的原理非常简单,与电话叫车服务类似。即乘客在手 机中点击“我要用车”,并发送一段语音说明具体的位置和要去的地方。用车信息会被传送给离乘客附近的出租车司机中,司机可以在手机中一键抢应,并和乘客联 系。

嘀嘀愿景:让车不再难打!
嘀嘀打车是腾讯投资的一家移动互联网公司,致力于移动交通的发展,为乘客提供便利;
下面详细介绍滴滴打车用法和注意事项:

1.嘀嘀打车怎么用?


下载安装

一、短信下载方式:编写手机短信“手机打车”发送至“12114”即可下载最新版嘀嘀打车。
二、百度搜索“嘀嘀打车”,登陆嘀嘀打车官方网站(www.xiaojukeji.com)可以分别从乘客和司机角度根据手机的不同选择相应的“嘀嘀打车”下载安装。
三、手机登陆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并安装 “嘀嘀打车”.
\

使用教程--乘客版

1.乘客用户安装乘客版后,首次运行输入手机号码进行验证注册。可以预约叫车和现在叫车。
2.语音呼叫。说出要去的地方。软件语音识别您要去的位置,定位您目前所在位置和显示附近出租车的信息。
3.等待司机响应。响应后可以查看司机的相关信息和行车路线。
4.乘车完成后,乘车互评。诚信记录将影响到乘客的乘车和司机的载客。

\
\

\
\

使用教程--司机版

1.司机用户安装司机版后,首次运行输入个人和车辆的相关信息注册。
2.运行软件后,等待乘客呼叫。
3.响应乘客呼叫。响应成功后,可以查看呼叫乘客的信息。手机号码,所在地和目的地。
4.乘车完成后,乘车互评。诚信记录将影响到乘客的乘车和司机的载客。
\
\

2.嘀嘀打车怎么付款?

嘀嘀打车微信支付操作步骤:

第一步、登录微信,进入我的标签,选择我的银行卡,可以看到嘀嘀打车的服务,选择进入滴滴打车页面。

\
第二步、在嘀嘀打车页面,可以看到附近的出租车数量及自己所在的位置,在要去的地方输入你的目的地,选择你要付的小费,点击马上叫车。
\
第三步、叫车成功后,会显示司机姓名、所在出租公司、车牌号、所在方位、预计等待时间等信息,如果一定时间内没有司机接单,会提示用户重新下单。
\
第四步、等你上车后,到达目的地,司机在司机端会输入本次打车的费用,选择微信支付,立减十元,弹出输入确认框。
\

新政策

嘀嘀打车宣布,从2014年 2月18日零时起,将开启“游戏补贴”模式,使用嘀嘀打车,并且微信支付车费,最高可获得20元补贴。
以下为“游戏补贴”模式具体措施:
1、乘客使用嘀嘀打车,并且使用微信支付车费,每次能随机获得12~20元不等高额补贴,每天3次。
2、嘀嘀打车与腾讯游戏联手,将对每周使用嘀嘀打车微信支付车费10次以上的用户,赠送时下最热门微信游戏“全民飞机大战”中的高端战机1架,未来一周将送出100万架飞机。
据嘀嘀打车运营副总裁张晶介绍,和腾讯游戏合作赠送游戏道具,是嘀嘀打车和微信支付第三轮营销活动的重头戏。这次腾讯提供的是价值300钻石、玩家可以永久拥有的狮鹫战神,另附送8888金币、200钻石以及核弹、超狂热驱动等游戏装备,整个装备包总价值超过100元。
2014年1月初,嘀嘀和微信支付展开活动,微信支付乘客立减10元,司机立奖10元;2014年2月10日,双方推出第二轮营销,将返现额度减为5元;2014年2月17日,嘀嘀打车恢复乘客补贴10元的政策。


相关阅读:

滴滴打车:将用十年时间改变传统出行打车习惯





更多企业行业资讯请查阅中国日报企业新闻频道:qiye.chinadaily.com.cn

相关报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6351199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关于我们      互联网举报中心     防范网络诈骗      联系我们
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      京公网安备110402440035号 京网文[2011]0283-097号     ICP:20100000002731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网络110报警网站

企业新闻[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 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联系电话:010-86351199  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contact@chinadaily.com.cn